联系我们:zgxy@lcu.edu.cn
哲学
定位宇宙,安排人生,聊大哲学欢迎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理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具有系统哲学基础理论素养和良好学术科研潜力的理论型人才,以及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教育、编辑出版、行政管理、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管理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中西方哲学前沿专题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9人,教授8人,副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1人,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校级师德标兵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哲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课程项目,“哲学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哲学史》《伦理学》《欧洲哲学史》系我校精品课程,专业教师中获评,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设有山东省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基地、天工国学院、论语学研究中心等学科科研平台。
办学特色
哲学本科专业设立于2005年,2020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与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考研与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哲学本科毕业生。
第一,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日常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形成了学校、学院、系、导师、本科生“五位一体”管理体制,为培养质量的提升构筑了制度保障。
第二,在专业结构的设置上体现了“以哲学内部的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坐标,以适应社会对哲学人才的不同需求为归宿”的特色。
第三,通过开展新生学业导航会、大学生涯设计,毕业生考研复试指导会”创新创业指导会等活动,将专业教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办学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淀,哲学专业已经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应用伦理学研究、经典诠释研究以及科技哲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教师先后主持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等1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了“意识形态与国家软权力”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多家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许多科研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多家刊物和文献转载或引述介绍,获得了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
就业前景
毕业生在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选调生和考研深造等方面具有优势。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媒体、公司企业等从事行政、宣传、管理、教学、科研工作;还可在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营销管理和咨询等工作。
学制学位
四年 哲学学士